生猪存栏连涨6个月
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上涨,供应跟不上。好消息来了。最近生猪存栏量逐月增加,增幅不小。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监测,全国生猪存栏量7月份增长4.8%,连续6个月增长,同比增长13.1%;可育母猪存栏量连续10个月环比增长4.0%,同比增长20.3%。
经计算,这是自2018年4月以来生猪存栏量首次同比增长,也是继6月份可育母猪存栏量同比增长后,生猪生产能力恢复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
嘴里没有证据,而且猪的产量也不错。三个数据解释了一切。
数据1:养猪户有很好的补充栏目和增加营养的势头
7月,2916个新规模养猪场投入生产。今年以来,新建规模化猪场总数已达9093个。去年,重建了11202个空规模养猪场。
数据2:散养户补充栏目的热情进一步恢复
4000个指定监测村的生猪和母猪存栏量连续6个月增加,养猪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3%,比2月份的历史低点上升了0.7个百分点。
数据3: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努力恢复生产
中国31个省(区、市)生猪存栏量均实现了逐月增长,而南方主要生猪生产省(区、市)的生猪存栏量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但继续快速回升。江苏、安徽、广东、湖南和四川省的生猪存栏量环比增长超过5%。
四季度供需关系将进一步缓和
随着生产过程的加速恢复,过去两周的增长明显收窄,7月最后一周增长0.7%,8月第一周增长0.9%,8月第二周持平。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和猪肉消费需求的释放,预计第三季度猪肉仍将呈现供不应求、价格波动较大的局面。随着上市肥猪数量的不断增加,第四季度供需关系将进一步缓解,价格不太可能继续大幅上涨。
今后,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将加大努力,有效防控生猪疫病,灾后恢复生产,确保全国生猪生产能力到2020年底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明年完全恢复正常。
疫苗的脚步近了
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生产有很大影响,因此疫苗研发的进展应关注市场。
8月18日,好消息终于到来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进展顺利。在候选疫苗株的实验室和中间试生产研究的基础上,疫苗的环境释放试验已经完成,即将进入扩大临床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阶段。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卜高智透露,在环境释放试验阶段,对商品育肥仔猪和母猪接种了10倍和100倍免疫剂量的疫苗,连续观察20周,接种后的猪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异常症状和体温升高等病理损害。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军介绍说,经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批准,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4月初、5月初和6月初在黑龙江、河南和新疆进行了疫苗临床试验,总规模近3000头商品育肥猪。目前,免疫猪生长良好,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免疫后尸体解剖无明显病理变化,无疫苗病毒散发,无水平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