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战士们
最近几天,疫情过后又恢复了活力的武汉,充满了活力和热情:首届武汉啤酒节、乡村文化旅游节、华中国际汽车展.在继续做好正常防控工作的同时,精彩的活动在武汉呈现,也使这座从大火中重生的英雄城市更具吸引力。8月19日,恰逢第三个中国医师日,武汉的许多网民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写下祝福,向在疫情期间“逆行”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同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关于秋冬季疫情防控及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北京朝阳医院副主任、公共卫生工作者代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童、北京市丰台区基层医生代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昊、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派员王斌、医药管理局和医院管理局特派员回答了媒体提问。
今年的医师节意义非凡
自1999年COVID-19爆发肺炎以来,广大医务人员毫不犹豫地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群防群控、联防群控、专群结合,始终坚持防控工作的第一线国家卫生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派员王斌表示,在疫情期间,特别是在湖北保卫战和武汉保卫战期间,全国各地近千名疾控和公共卫生人员奔赴前线,最早到达,最晚撤离。在湖北,移交了13000多起案件,跟踪和调查了40000多名密切接触者。将近440,000个样本被测试,大约5,000个单位被环境捕杀工作所引导。为了赢得湖北,
与此同时,在防疫期间,近400万基层医务人员也在社区默默守候,福民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以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自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的医务人员参与了20多次集中采样,共采样4万多份咽拭子。许多医务人员常常忙到凌晨两三点。”吴昊说,“他们没有去火场搜查,而是默默地守护着群众的健康;他们没有成为公众的焦点,但他们是最接近人民的;它们没有太多的光,但却温暖明亮。这是他们对福佑的‘后浪’和‘前浪’的逆推。”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注定了今年的中国医师日意义重大,非常特殊。”郭彦洪说,国家卫生和卫生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将今年中国医师日的主题确定为“弘扬抗疫精神,保护健康”。各地各部门要以“中国医师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尊重生命、救死扶伤、奉献自我、爱无边的崇高精神,鼓励广大医务人员保持连续作战的良好工作作风,直至取得抗击疫情的决定性胜利。
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共享健康的良好氛围
医务人员是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重要力量,医生队伍是我国医务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郭彦洪介绍说,近年来,中国医生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医生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截至2019年底,中国医生总数已达386.7万人。与此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队伍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闻声而动’,勇往直前,成为最美丽的逆行,用鲜血、汗水和生命展现了当代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童说,医务工作者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守护者。倡导全社会尊重医生、关爱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营造良好氛围,为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改善医务工作者执业环境、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提供重要契机。
“疫情防控后,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在维护保障人民健康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培养和拥有一支政治坚定、技术过硬、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队伍就更为重要。”郭彦洪强调,为此,必须把医务人员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各地要主动关心医务人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和保障医务人员的待遇,拓展发展空间,加强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建立医务人员的荣誉制度,为医务人员的安心成长和进步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我们要倡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医生和医务人员的观念,即尊重生命,倡导科学的人生观和健康观,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医务人员和卫生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认可,不断有效地营造尊重医生、共享健康的良好氛围郭彦洪说。
秋冬季即将到来,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现在是八月下旬,而秋季和初冬、冬季和冬末初春都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所以很多人都担心疫情会死灰复燃。
吴尊友指出,COVID-19的肺炎疫情不分冬、夏两季。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
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觅风表示,目前,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其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截至8月18日24: 00,连续49天出现新的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报告,其中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超过200例。最近,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出现了聚集性流行病。随着秋冬季的临近,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给防控带来更大的挑战。要时刻加强疫情防控,时刻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发现,快速处置。
“做好对外防务投入,注重民族风情,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防止感染者将病毒带入中国并造成传播;二是防止病毒通过受污染的冷冻食品进入中国,造成传播和扩散。”吴尊友认为,在没有广泛使用疫苗的情况下,要控制COVID-19肺炎,我们主要依靠公共卫生措施,包括戴口罩、洗手、通风、隔离和减少聚集。为此,拥有一个灵敏的监控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流行病发生,它可以被迅速发现。灵敏的监测系统是控制疫情反弹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COVID-19肺炎疫情在中国将不再像年初武汉那样严重。”吴尊有说。
在COVID-19肺炎的内科治疗中,重症患者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幸运的是,通过对患者的治疗,特别是对重症和危重患者的治疗,在过去的4个月中没有出现COVID-19肺炎患者死亡的情况,这表明我们在诊断和治疗工作中的经验、方法和策略是有效的。验证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经验也纳入了今天发布的第八版诊断和治疗计划。”郭彦洪说。
在做好危重病人救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也十分重要
王斌说,为了全力防控秋冬季疫情,国家卫生和卫生委员会梳理了各种规范化防控措施。结合秋冬季特点,进一步完善重点场所和关键环节的防控方案;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协调,利用好中央预算中的抗疫国债和投资资金,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从人员、设备、床位、物资等方面做好秋冬季疫情准备;此外,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和引导各地收紧疫情防控的链条,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的指挥体系,坚持不懈地做好防止外部投入和内部反弹的工作。
“这些工作措施是防治秋冬季疫情的关键环节。要求各地开展大调查、大培训、大演练,提高应急水平和能力,做好准备。”王斌表示,他也希望公众对COVID-19保持警惕和预防肺炎的意识,保持“一米线”、勤洗手、用筷子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生活方式。只有在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秋冬季疫情的防控才能进一步落实。
(本报记者 张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