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2020年全国科技周23日正式启动。由国家科技周组委会主办、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和北京国际科技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重大示范活动“——”一带一路科普交流周也于8月23日至29日在北京天文馆同时启动举行。
“一带一路”科普周旨在探索科普的国际化渠道,将国外特殊的科普形式带入全国科技周,丰富科技周的内容。同时,通过“一带一路”科普周,推动国内科技场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普场馆、科研机构和科学中心建立广泛联系。
据报道,今年是第六次举办“一带一路”科普周。它将介绍一系列科普活动,如科普展览、科普演讲和科学表演,包括“一带一路”,介绍“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如新马西亚、泰国、韩国、捷克共和国和奥地利,以及挪威和英国。
——“一带一路”科普展。展区不仅可以让公众现场体验科普活动,还可以通过科普专家的现场直播,让网上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观看展览。本次展览将与新加坡科学中心、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博物馆、泰国国家科学博物馆、韩国釜山国家科学博物馆、捷克埃克兰迪亚科学中心、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挪威斯塔姆科技节、1001发明组织(英国)等科普场馆和科研机构合作,向公众展示“制作能量棒”、“互动洗手定时器”、“潜水纸船”等实验。中国展区九章格教育带来的“立体链”、“尼姆”等数学益智游戏,以及北京国际科技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开发的“千鸟集”、“宝藏档案”等系列科普作品也将现场助阵。
——“云中的科普”表演节目和科普视频节目。引进的“一带一路”全国优秀科普视频和科普电影将通过网络和现场大屏幕播放。公众可以观看马来西亚国家石油科学博物馆带来的STEM科普视频,泰国国家科学博物馆的工程技术科普课程,新加坡科学中心的探究实验,观看1001发明组织(英国)带来的《伊本艾尔海什木发现光的故事》等科普视频,聆听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科普主题演讲。
据主办方介绍,“一带一路”科普周是“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的具体实践,将对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起到积极作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