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题:下好先手棋,开创发展新局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八月二十三日电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朱、新华社记者
八月的江淮大地,阳光灿烂。
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合肥扎实主持召开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讨会。
本次调查的重点有两个:一是防洪救灾和河湖治理,二是长江三角洲的综合开发。
汛期以来,长江、淮河、巢湖等。曾经处于超级警戒水位。安徽南北三线作战,防洪救灾的任务十分艰巨。习近平非常关心如何加强防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加强淮河和巢湖的治理,加强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特别是灾区人民的思考。“这是我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自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来,取得了哪些进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引领新机遇,开创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现场调研,掌握了最新情况。“我看过长江中上游经济带,开了个座谈会。这次我要去下游看看,开个座谈会。”
国内外形势复杂,安徽之行主要回答两个问题:
为了谁,依靠谁?“人”这个词重达一千美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和牢记使命。我们不能忘记人民的根本,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面对全球市场日益萎缩的外部环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乘风破浪,稳坐钓鱼台。”
一、治水之患,兴水之利
2020年注定非同寻常。疫情是叠加的,一个又一个大考验。在防汛救灾形势最紧张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做了许多研究和部署,作出了重要指示。
安徽是民怨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我国长江、淮河干流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巢湖遭遇百年不遇的高水位。13年后,王家坝水闸再次开闸蓄水,巢湖主要圩口也实施了分洪。秋后,被淹的堰塞湖隐患不断增加,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我这次去安徽,总书记想实地考察灾区的情况,看看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是如何恢复的。淮河两岸,长江两岸,巢湖大坝.烈日下,他四处奔跑。
第一站王家坝门,被称为淮河的“第一门”,是淮河防洪的“晴雨表”。在王家坝闸下,有180平方公里的孟洼洪泛区。现在,当洪水退去,河水平静了,这与7月20日的惊心动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地负责同志向总书记汇报了蓄滞洪情况。
雨下得很大,河水汹涌澎湃。王家坝水闸只用了51个小时就达到了保证水位。7月19日晚上,他们被指示打开闸门,疏散群众。在暴风雨中,群众赶着牛羊,带着他们的财物,扶着老人,带着小孩.在指令下,仅用了7个小时就将2000多人转移并安置在孟洼洪水流域的不安全地区。
在王家坝防汛抗洪展览馆,习近平总书记认真研究了防汛图。在过去的60年里,王家坝水闸已经打开了16次。从2007年开始,安澜就没有任何动静,现在必须连夜撤离!蒙瓦人发扬王家坝精神,了解大局,顾全大局
附近的宏亮箱包有限公司是当地政府支持的扶贫车间。在家工作的员工张莉每月能挣2000多元,还能照顾家人。洪水来的时候,她担心会淹了她的饭碗。在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扶贫车间很快恢复了工作。
总书记十分关心灾害造成的返贫问题,详细询问了扶贫政策和防洪补贴的落实情况,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受灾群众和贫困群众就业。
离开扶贫车间后,他赶往孟洼洪泛区曹集镇利民村西天坡村。看到村民在地里干活,总书记下了车。
池塘里,几个村民正在采摘高登芡实;在开垦的土地上,村民们正在重新种植卷心菜。看到总书记来了,村民们兴奋地聚集在一起。
“这次我专程去看望灾区的村民,看灾后的恢复和重建……”在总书记话音未落,所有人都冲过来报告:“请放心!萝卜种在第一位,荞麦种在第三位。只要水退了,我们就跟着它,在那里种下种子,努力挽回损失。”
习近平听着,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到他脚下的土壤里。“看到村民们有了自己的生产、生活和希望,我的心就踏实了。”
“实施农村振兴必须以确保蓄滞洪功能为基础。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扬长避短。同时,引导和鼓励村民逐步迁出,减少存量,控制增量,不搞大折腾,确保洪泛区人口不再增加。”
在蓄滞洪期间,西天坡庄台被洪水围困了20多天。
总书记关切地问:“在这么大的洪水中,村民们的生活怎么样?”
“过去,洪水泛滥时,庄台在东边饮水,在西边冲厕所。”“原来的变压器都在庄台下面,洪水一来就停电了。”乡亲们对我说了一句话,“现在电一直开着,水一直供应着,船来到船上吃东西穿衣服”.
当我听说总书记要来时,村民们都围了过来。总书记动情地对大家说:“龚宇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斗争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将继续战斗。这种斗争不是反对上帝,而是尊重自然,遵守自然法则,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要现代化。制定“十四五”计划,必须考虑这个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总结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工作。”
总书记来到马鞍山市,观察长江的水质情况,了解海岸线整治和渔民撤离的实施情况。
位于长江岸边的薛家洼生态公园,曾经面临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经过综合整治,它已成为一个生态海岸线和城市生态客厅,人们亲河,亲水和绿色。总书记看到它非常高兴。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我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坚持大保护,不搞大发展,先给大家泼冷水,这就是做了就不做的哲学思想。要为经济发展设定前提,我们必须首先保护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不好最终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前景。”
“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一是污染控制,一是上岸,一是捕鱼。长江禁渔是一件大事,事关30多万渔民的生计,代价不小,但与生态保护相比是值得的
巢湖是安徽省防洪救灾的又一主战场。由于持续超过警戒水位,合肥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合肥市主动激活巢湖周边的生态湿地洪水流域,堵上、泄下、分流、固堤,有效缓解了合肥市的防洪压力。
在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洪泛区巢湖堤罗家滩段,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了巢湖防洪救灾情况和大坝检查情况。他强调,要坚持生态湿地洪泛区的定位和规划,防止侵占和侵蚀,保护生态湿地的蓄洪和生态保护功能。“巢湖是安徽人的瑰宝,也是合肥最美丽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管好巢湖,保护好生态湿地,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的名片。”
战旗在大堤上被猎杀,防洪沙袋根本看不见。抗洪救灾的一线人员和部队官兵仍然坚守在前线,整齐地排着队。在他们身后,800英里长的巢湖是壮观的。
三位牺牲同志的家属站在队伍的最前面。陈露、雷敢和铁克岩,就在今年夏天,他们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洪救灾英雄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神色凝重,走上前去迎接三位牺牲同志的家属。
他深情地说:“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是祖国和人民的亲人,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英雄总是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你必须安排好你的工作和生活,照顾好你的健康,并以最好的方式安慰他们。”
习近平总书记向在座各位表示亲切慰问,向抗洪救灾第一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他关切地说:“冤情还在继续。党和政府必须关心在前线作战的同志,特别是他们的饮食和休息。有些同志身上有水泡,有些脚发炎化脓了。关心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二、下好先手棋,开创发展新格局
4%的土地面积,不到10%的人口,创造了近四分之一的总经济产出。在全国经济版图上,长三角地区是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扎实主持召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讨会。
面对长三角地区的负责同志,总书记明确表示:“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深刻认识长三角地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紧紧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努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整合”是在历史的厚重积淀中酝酿的,是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中布局的。曾在长三角地区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说:“我也深入思考并积极推动了长三角的发展。”
当时,沪苏浙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明朗,习近平上任的浙江省成为首届长三角发展研讨会的“东道主”。相邻的安徽省也抬起头来。安徽省的负责同志幽默地说:“当时我们是在听学生讲话。经过总书记的批准和提拔,我们成了转学生,现在我们成了正式学生。”
在笑声中,习近平总书记解释说:“当时主要考虑的是帮助兄弟俩。从安徽来说,种上它,就像种土地,改良土壤,增加水分,加上优质的种子,庄稼就会茁壮成长。”
从地域实践到国画,长三角一体化正如火如荼。池一听
每年都是大事,每年都是一大步。本次研讨会开启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又一次“加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应从两个大局的高度来看,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大局,二是世界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党中央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一极三区一高地”:“国家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优质发展示范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导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改革开放。新高地。”
“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充分发挥国内超大型市场的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这是对国内外形势深入分析的重大判断,也是一项长期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很有远见。
第二季度,长三角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三省一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一季度的5.7%下降到0.2%,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去年底的23.9%上升到24.2%,引领全国扎实做好“六个稳定”,全面落实“六个保证”任务。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当上海市委负责人发言时,习近平总书记问道:“现在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企业展台比前一个多了6万平方米。这种流行病产生了影响,但没有人愿意放弃中国的大市场。”
江苏、浙江和安徽的领导人也报告了进出口贸易和外国投资的持续增长,他们分享了他们的共同感受:外国对长江三角洲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乐观预期没有改变。
一体化和高质量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两个关键词。
整合的目的是打破行政壁垒,改善政策协调,使要素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有助于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的劳动力分配,聚集更强的协同效应。
“破路”,这是过去长期存在的问题。相邻的两个县分属两个省,两个省有不同的规划,难以整合。通车前绕行40分钟,通车后绕行5分钟。整合潜力巨大。
长三角地区具备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条件和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着示范作用。这也是国家赋予长江三角洲的重大责任。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的产品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国民经济建设。今天,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还要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应,以支持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总书记对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寄予厚望。
一位省市负责同志对当地中小企业的“意外收获”说:“省里过去没有机会与国际大企业合作的小企业,现在得到了国内的‘橄榄枝’,但他们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深受感动:“创新推动发展。我们有主力和集团军。有时我们不得不依靠中小企业的“一招”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前一天,他调查了安徽创新堂。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产业。刚刚融入长三角的安徽,近年来在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创新是安徽在弯道超车的关键
在高质量的合金棒材车间,铁花飞溅,热闹非凡。习近平总书记从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韧性和区域合作的巨大潜力;
“我希望,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你们能够抓住机遇,把握趋势,与长三角有机地接轨,进一步发展壮大。机会在你手中。”
总书记要求安徽负责同志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商业环境建设,畅通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交通网络,提高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更好地吸引和承接长三角地区的资金、技术、产业和人才转移。
研讨会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每个人都在谈论成就、问题、寻求共识并提供好的策略,但他们仍然想要更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长江三角洲的综合开发不是一天的工作。我们应该有历史的耐心和紧迫感,抓住每一分钟。我们应该做长远打算,现在就做。三省一市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大胆突破。“十五”期间,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长江三角洲综合开发规划实施方案,不断取得更大成效。”
三、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在一百年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实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宗旨和使命,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视察期间,无论习近平总书记去哪里,他谈得最多的是人民事务。在王家坝门和虞梦洪泛区,他最关心的是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恢复和贫困群众的就业情况;在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他郑重其事地呼吁,要确保回来抓鱼的渔民在上岸后能保持稳定并致富。
他走进巢湖附近的渡河战役纪念馆,有着特殊的意义。
七十一年前,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场大战即将在长江沿岸打响。为了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国民党军队强行将沿海船只拉到长江以南,来不及运走的船只被摧毁或沉入河底或湖底。在群众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在短短半个月内就集结了一万多艘船和二万多名船夫,人民解放军突破了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由普通老百姓用小汽车发动的,渡江的胜利是由普通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牢记你的使命。我们不能忘记人民的根本,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总书记在听取安徽省委、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了人民的力量。“鄂豫皖苏区二十八年不能倒红旗。新四军可以在江淮地区与敌人作战。刘邓军队可以跃入大别山扎下根来。淮海战役可以像竹子一样强大,数百万英雄可以像老虎一样吞掉数千英里。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和人民是团结的,军民是一个人。”
“在COVID-19抗击肺炎疫情和抗洪救灾的斗争,再一次表明,只要我们党始终执政为民,依靠人民执政,就一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