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上半年水泥行业的利润将达到800亿元全年市场盈利

原标题:上半年预计利润达到800亿元,同比增长约20%。——水泥市场稳定。全年福利很有希望

由于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步恢复,房地产投资,新建筑面积和建筑面积仍保持增长,国家水泥需求好于预期。展望下半年,当北方地区的需求良好且夏季高峰导致库存处于正常或低水平时,水泥价格将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预计今年水泥行业的整体效率将略高于0181772. p>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1 - 5月水泥行业营业收入3666亿元,同比增长18%;利润总额650亿元,同比增长33%。据估计,上半年行业利润将达到800亿元,增长约20%。

量价指标处于较好水平

中国水泥协会近日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水泥行业的经济表现。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累计水泥产量为10.45亿吨,同比增长6.8%,在过去的六年中,水泥生产的增长率达到了同期的新高。水泥熟料产量达7.1亿吨,同比增长8.4%。同期熟料产量创历史新高,熟料产能利用率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至71%。

“根据上半年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和基础设施补充的影响,水泥市场的需求大幅增加,促使水泥生产增长率达到同期新高中国水泥协会常务理事孔祥忠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在高基数上保持稳定增长,私人投资增长稳定并反弹,基础设施投资如基础设施和民生继续稳步增长,房地产投资和新建筑面积和建筑面积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上半年水泥需求好于预期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逐步回升,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明显提升,为维持良好发展提供了条件。水泥需求水平。“

根据数字水泥网的数据,上半年水泥价格同比上涨,环比略有下降。上半年,水泥42.5的平均价格为435元/吨(不含西藏),比去年同期高17元/吨,同比增长4%,在今年上半年同期创下历史新高。

“从供给来看,水泥行业仍然存在错误的峰值生产,环境保护和生产限制。在需求总体恢复的情况下,国家水泥和熟料库存水平普遍处于较低水平,确保水泥市场价格仍然处于历史良好水平。孔祥忠表示,虽然南强北南部弱势市场格局没有改变,但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代表的北方地区水泥价格和供求关系周边地区与去年相比有显着改善。

北部需求增速快于南部

从全国六个地区来看,上半年水泥生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北部地区的需求增长快于南部地区,尤其是华北和东北地区。华北和东北地区对水泥的需求接近20%。华东和西北地区也接近两位数增长。相比之下,中南和中国西南地区的需求增长相对较弱,“孔祥忠说。”

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上半年23个省份水泥产量实现正增长,8个省份产量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吉林,山西,黑龙江等省水泥产量增长迅速,达到20%以上;海南,北京,贵州等省市均出现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年初以来,贵州对水泥的需求迅速迅速下降。东北地区的水泥价格也从之前的高位回落至低位。在这些地区,水泥市场必须走出低谷,必须增加消除落后产能的供应方。结构改革工作。“孔祥忠说,与此同时,在一些省份,在效益更好的情况下,通过省际替代产生了新的产能,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给未来市场带来不稳定性。

数据显示,上半年华东地区水泥平均价格达到483元/吨,仍居全国第一;中南部地区水泥平均价格达到468元/吨,东北地区水泥平均价格为362元/吨。从同比增长率来看,除东北地区水泥价格大幅下跌外,其余地区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涨价幅度。增幅最大的是华北地区,达到8.8%,其次是华东和中南地区,增幅为6%。

从各省的具体市场情况来看,除拉萨外,30个省会城市11个省会城市的水泥价格同比下降,哈尔滨,贵阳,长春下降幅度最大,下降21% ,分别为14%和13%。在这方面,孔祥忠表示,需求疲软是省会城市水泥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此外,19个省会城市水泥价格同比上涨,天津,郑州和成都涨幅最大,涨幅接近20%。

“今年上半年,除东北地区外,西北和华北地区水泥价格同比均有所上涨,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企业实现峰值高峰生产,夏秋季节周边省份峰值和峰值产量表现良好。“孔祥忠说。

预计今年盈利高于去年

“在今年下半年,从水泥价格变化的角度来看,北方地区整体需求较好,夏季高峰期库存保持在正常或低位,价格将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孔祥忠认为,今年水泥行业的收益将略高于2018年,而且该行业的年盈利率高于去年的最终。

期待下半年,孔祥忠表示,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房地产投资的增长率将在下半年下降,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预计下半年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有望加速,因此即使下半年水泥需求增长率在上半年也有所下降但全国水泥生产全年可能实现正增长,熟料消费量将超过14亿吨,创历史新高。这也为该国水泥价格在下半年保持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政策趋势来看,水泥行业的两大主导政策是“减少替代”和“高峰生产”。孔祥忠认为,应该进一步收紧减免政策。在未来的政策改进中,可能存在无法在敏感区域建立新容量的新领域。 “僵尸容量”不应用于替代指标;高峰产量将在运营层面进一步标准化。鼓励水泥公司增加工业废物使用的政策将反映在能力替代政策中。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总市场需求将处于平台期。孔祥忠表示,南北需求差距正在缩小,预计北方水泥企业的亏损将减少。同时,要坚持高峰生产作为解决产能过剩的有效手段。在环境敏感地区环境保护的限制下,一些水泥窑和大多数水泥粉磨站迟早会关闭。随着更换政策的严格缩减和落后产能的有效淘汰,相信水泥市场布局将进一步优化。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企业技术创新,绿色智能工厂建设,海外投资“走出去”,水泥窑协同加工,行业自律诚信将成为中国水泥行业优质发展的核心内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朱俊璧)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业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